新聞熱線:0538-8582000

通訊員qq群:40376627

大眾報業(yè)集團主辦

首頁 > 山東新聞

一半城市,一半農村 一條馬路劃開的村莊

2014-04-23 07:44:00 作者:  來源:山東商報
伴隨著機器轟鳴的聲音和飛揚的塵土,作為省城東部的一條交通要道,鳳凰路于去年12月29日正式啟動改造工程。即使兒時最快樂的時光都是在田野里度過的,但即將結婚的小陳還是盼著能早日拆遷,住進樓房。

      伴隨著機器轟鳴的聲音和飛揚的塵土,作為省城東部的一條交通要道,鳳凰路于去年12月29日正式啟動改造工程。鳳凰路舊稱劉智遠路,本是劉智遠村靠近西邊的一條小路。2001年前后,鳳凰路開工建設,成為省城東部的一條大動脈。與此同時,劉智遠村位于鳳凰路以西的土地規(guī)劃給濟南市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一座座新開發(fā)的樓盤拔地而起。今年,劉智遠村也被列為濟南市改造的92個村莊之一。原本完整的村莊,就這樣被鳳凰路割裂成兩半。路那邊,現(xiàn)代而喧鬧;路這邊,陳舊而安靜。 本版文/圖 記者 于騰騰

      在外漂五年更覺老家好

      說起舊村改造,張大爺心里五味雜陳,要說不想吧,這些年還一直關注著改造的消息,要說想吧,這真要到了改造的時候心里還有點不是滋味。

      “喊改造喊了好多年了,現(xiàn)在總算有點眉目了!鼻皫滋,54歲的張大爺也在電視上看到了劉智遠村今年要開始改造的消息。說起舊村改造,張大爺其實心里五味雜陳,要說不想吧,這些年還一直關注著改造的消息,要說想吧,這真要到了改造的時候心里還有點不是滋味。

      這幾年的城鎮(zhèn)化進程,讓張大爺失去了他這半輩子辛苦耕耘并賴以生存的土地!凹依镌缇筒环N地了!”張大爺說,前些年他離開村子,登上了前去煙臺的長途車。對于離家那天的情形,張大爺已經記不太清了,但可以確定的是,那是年近半百的張大爺?shù)谝淮纬鲞h門。

      隨著年齡增長,5年在外漂泊的生活和對家鄉(xiāng)的思念讓張大爺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上個月,張大爺倦鳥歸巢,重新回到了生他養(yǎng)他的故土。

      據(jù)了解,劉智遠村曾經總共有將近7900畝土地,到目前為止加上村莊還剩下3000來畝,其中耕地有1000多畝。

      “現(xiàn)在很多人基本不在家里種地了,尤其是村里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眲⒅沁h村一位姓張的主任說:“你等到農忙時,去地里看看,干活的都是上了年紀的!

      張主任表示,這些年的城鎮(zhèn)化進程實實在在地改變了村里人世世代代的生活方式。“現(xiàn)在光指望著種地根本不能保障生活,出去打個工干個活就比種地掙得錢多!睆堉魅伪硎,這些年村里的地慢慢都賣出去了,再加上年輕人都嫌累,真正種地的人越來越少。

      住進樓房也要常回家看看

      王大爺已習慣了每天中午吃完午飯后,來到這條街上,和一起長大一起變老的老友抽支煙、聊聊天!暗鹊揭院笪覀兌甲∵M了高樓,這老胳膊老腿恐怕都下不了樓了!”

      王大爺今年66歲了,記者采訪的時候,他和幾個要好的被稱老同志們的同齡人坐在大街上聊天。

      一說起舊村改造,王大爺直搖頭,坦承并不愿意離開這個生活了一輩子的村莊!拔覐男【驮谶@里長大,你要問我愿意不愿意搬走,打心底里,我還真不大愿意!

      王大爺說,這幾十年,他見證了村里的變化!熬臀已矍暗倪@條路,從一開始的土路到后來的瀝青路再到現(xiàn)在的水泥路,就我和身邊的老同志們不知道來來回回走過多少遍,留下過多少腳印了,等哪天這條路消失了,我這老糊涂的腦袋都要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王大爺告訴記者,他已經習慣了每天中午吃完午飯之后,來到這條街上,和一起長大一起變老的老友抽支煙,聊聊天!暗鹊揭院笪覀兌甲∵M了高樓,這老胳膊老腿恐怕都下不了樓了!”

      今年74歲的李大娘,前些年跟著兒子一起搬進了高新區(qū)某個小區(qū)里!扒皫啄陜鹤釉谕膺呝I了套房子,非讓我也跟著一起住進去,讓我去享享清福。”

      可是這高樓大廈中的清福,李大娘卻表示有點享受不了!鞍徇M去三年了,還是不習慣住樓的生活,每天爬上爬下的不說,左鄰右舍的都不認識,兒子兒媳婦的都不在家,就整天一個人悶在屋里頭出不來。”李大娘說,因此,她和兒子商量著,冬天天冷的時候就去小區(qū)里邊住,夏天暖和了她就回村里來住。

      李大娘說,城市和農村各有各的好處!俺鞘欣镔I東西方便,冬天還有暖氣,農村里每家每戶都有小院子,干啥都方便,而且關鍵是村子里大家都認識,沒事湊在一起打牌聊天特別熱鬧!

      有點向往的城市生活

      據(jù)劉智遠村張主任介紹,村里總共約有1500戶人家,現(xiàn)在大約有100多戶在外面買房了,其實很多人也很羨慕。

      盡管村里上了年紀的村民還是覺得現(xiàn)在的生活更加安逸,但是近年來,已經有不少經濟條件相對富裕的人陸陸續(xù)續(xù)在周邊的小區(qū)買房子了。

      李大娘的兒子就趕在這一波熱潮當中搬進了高新區(qū)的某個小區(qū)里。

      李大娘告訴記者,她兒子在1999年大學畢業(yè),是當時村里為數(shù)不多的大學本科畢業(yè)生!爱厴I(yè)之后我兒子就被分配到了一家工廠,但是那時候工廠效益很不景氣,工資很低!崩畲竽镎f:“熬了好多年,跳了好幾次槽,終于才穩(wěn)定下來。”

      這些年來,李大娘的兒子努力打拼,慢慢積累了不少財富。2011年,李大娘的兒子在高新區(qū)一小區(qū)買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盡管當時李大娘并沒想著和兒子一起搬進去,但拗不過兒子誠摯的“邀請”,李大娘最終還是住進了新房。

      據(jù)劉智遠村張主任介紹,村里總共約有1500戶人家,現(xiàn)在大約有100多戶在外面買房了,其實很多人也很羨慕!靶^(qū)里邊環(huán)境好啊,道路平整,又干凈又整潔,大家也都注意愛護小區(qū)的環(huán)境,不會亂扔垃圾。你看現(xiàn)在村里這泥濘的道路,這可是村子里的主干道呢,這種路讓大家怎么走!闭f起住樓,村子里的保潔員許大姐這樣描述城市生活和農村生活的差別。

      從去年開始,徐大姐干起了村里的保潔員,每月能領到一千余元的工資,她對農村里臟亂差的環(huán)境感受頗深!艾F(xiàn)在比原來好多了,我們這幾個保潔員時刻注意著村里的衛(wèi)生,哪里臟了趕緊清理一下,擱以往亂扔垃圾的太多了。”

      在哪兒房子都是繞不開的話題

      小陳的心里還留有不少兒時的回憶!澳菚r候都是奶奶看著我,每次奶奶去地里邊拔草、澆水,都會帶著我一起去!毙£愓f:“奶奶在地里干活,我就在田間地頭抓蝴蝶,逮蜻蜓!

      記者在村子里采訪時,小陳正在緊張地籌備著自己的婚禮。他今年24歲了,在高新區(qū)一家企業(yè)里工作。面對記者,小陳表達了強烈的希望趕快改造的心情,“像我們這個年齡的,誰不愿意住樓?”

      實際上,小陳的心里還留有不少兒時的回憶!澳菚r候都是奶奶看著我,每次奶奶去地里邊拔草、澆水,都會帶著我一起去!毙£愓f:“奶奶在地里干活,我就在田間地頭抓蝴蝶,逮蜻蜓!

      更快樂的是家長都不在身邊的時候,小陳和小伙伴們一起跑到田野里逮螞蚱,然后生火,把剛逮的螞蚱烤了吃。

      即使兒時最快樂的時光都是在田野里度過的,但即將結婚的小陳還是盼著能早日拆遷,住進樓房。

      去年,小陳把媳婦領到家里來,雙方都見過家長之后,這門親事最終被確定下來。緊接著,小陳家里就開始準備這場婚禮了。

      房子問題是結婚繞不開的話題,因為家里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給小陳買套新婚房,所以小陳只能暫時和父母住在同一個屋檐下。“房子去年簡單裝修了一下,重點整了整我們的臥室。”小陳說,盡管他媳婦對暫時住在老房子里并無怨言,但他還是希望能有個真正屬于自己的房子。

初審編輯:陶云江
責任編輯:聶艷艷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 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本網特稿

重磅專題

泰安新聞

論壇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