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王世騰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目前泰城四家新華書店,三家處于虧損狀態(tài),僅泰山書城大致維持收支平衡。在圖書銷量中,兒童讀物占到兩成左右。電子書帶來的沖擊,讓實體書店感到寒意。
教輔書和兒童讀物 書店里賣得最“俏”
“這本三年級語文的教輔書咋賣?”20日上午,在東岳大街泰山文化城的一家書店里,一位家長正忙著給孩子挑選教輔書籍。“孩子這段成績不好,自己又沒法輔導(dǎo),只能買點輔助資料,讓孩子好好學(xué)學(xué)!
記者在書店里觀察發(fā)現(xiàn),購買教輔書及考試書的家長們居多。隨機采訪幾位家長,均表示為孩子買的大多是教輔書,課外讀物相對較少!罢n外書對學(xué)習(xí)考試沒啥幫助,想上個好學(xué)校就得多學(xué),多看點學(xué)習(xí)資料。我也想讓孩子多看些課外讀物豐富閱讀,但為了學(xué)校和學(xué)習(xí)成績,還是少看好!币晃灰呀(jīng)選好教輔書的家長說。
書店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就銷量來說,名著類、文學(xué)類的課外書籍確實敵不過教輔書。課外讀物看的人多買的人少,而對于教輔書來說,只要家長選中了就會買。此外,在課外讀物中,低幼齡兒童書籍銷量相對較好。
泰城零點書店一名工作人員介紹,來店里購買圖書的,一半以上是中小學(xué)生。所售書中,有些是孩子自己喜歡的,如一些漫畫書、小兒讀物,有些是老師推薦的,如兒童文學(xué)、國內(nèi)外名著,也有一部分是輔導(dǎo)書。
泰安市新華書店企管科工作人員介紹,泰城四家新華書店兒童讀物的銷售量占整個銷售量的20%,其中四書五經(jīng)、國學(xué)、楊紅櫻系列書籍、吳美珍作品、曹文軒書籍、科幻類書籍銷售名列前茅。
泰城四家新華書店 三家處于虧損狀態(tài)
人們讀書時間的減少和閱讀方式的改變,讓泰城圖書銷量也在慢慢降低!百I書的人越來越少,書店里的生意也是一天不如一天!痹谔┌擦欣闲8浇_了十幾年書店的楊女士無奈地說,曾經(jīng),小區(qū)附近只有她一家書店,生意很火爆,但近幾年來卻一直走“下坡路”。
“一方面是價格便宜的網(wǎng)上書店增多,另一方面就是市民讀書途徑發(fā)生變化。”楊女士說,不少市民讀書從“紙上”轉(zhuǎn)移到“網(wǎng)上”,到書店買書的人逐漸減少。
岱宗大街零點書店店長陳亮介紹,從2008年零點書店搬到現(xiàn)在位置,每天從早晨8點30分營業(yè)到晚上10點,但從晚上9點,來書店的人就很少了!扒岸螘r間看濟南推出24小時書店,在泰安絕不可能!标惲琳f,每年光水、電、工商、稅、人員工資就得20多萬,房租一年10多萬,書店營利甚微,要再推出24小時書店,成本還會上升,在泰安這種三線城市,晚上9點多,大街上就沒人了,更別提到書店看書。為增加銷量,陳亮也在網(wǎng)上建立了網(wǎng)上書店,但是因為當(dāng)當(dāng)網(wǎng)、亞馬遜等大型網(wǎng)站的沖擊,網(wǎng)上賣出的書很少。
22日,記者在泰山書城看到,在三樓的幾百平方的空間里,僅有十幾個人在讀書,其中以年輕人和老年人為主。其中滿頭白發(fā)的劉先生坐在地板上讀書。“我喜歡書法,來看看有關(guān)書法的書。”劉先生說,以前看書會在旁邊圈圈點點,甚至?xí)䦟懮袭?dāng)時的感悟,他覺得這才是真正的讀書。
新華書店企管科工作人員介紹,作為國有文化企業(yè),泰城共有四家新華書店,但其中三家處于虧損狀態(tài),僅泰山書城基本收支平衡。“其他三家店面積都在100到200平方米,面積小書少,書城環(huán)境好,位置好,面積也大,來看書的人很多!惫ぷ魅藛T說,泰山書城是山東省十大最美書城的新華書店,但是每年光水電費就得60萬,為開源節(jié)流,書城在三樓建立了書吧,吸引不少顧客來看書買書,一年下來基本收支平衡。
電子書隨身帶 年輕人更喜歡
22日,記者在財源大街中百大廈前隨機采訪了22個市民,其中10歲到20歲的有4人,20歲到50歲的有12人,50歲到70歲的有6人。
22個受訪者中有16人主要通過手機、電子設(shè)備看電子書、雜志、報紙,比例占到73%。有4名老人不會使用手機和電腦閱讀,平時主要看報紙;還有2名六年級的小學(xué)生選擇讀紙質(zhì)書!懊刻焐舷掳嘧卉,為了打發(fā)時間,就下載一些小說在手機里,一路翻看!笔忻裥煜壬f。市民張女士表示,工作之初,會偶爾跑到書店買書,感受紙墨香氣,晚上睡覺前,會時不時地翻看一下。如今,工作越來越忙,這些書還是放在書架和床頭,但都落了灰。
“現(xiàn)在天天都忙著照顧家庭、照顧孩子、忙著工作,靜下心來讀書的時間越來越少!笔忻駝⑾壬f,他讀書一般都在夜里,睡覺前只要有空就會讀一會。他的讀書時間不固定,一本書半個月還沒看完。
22日下午6點左右,市民小李下班之后,正是出行高峰,公交車上摩肩接踵,閱讀成了她打發(fā)時間的最好辦法。不過,小李從包里拿出來的不再是厚厚的書本,而是手機。
市民趙女士說,自從購買了平板電腦,她就不再買紙質(zhì)書了!鞍炎约合矚g的書都下載到電腦上,走到哪,看到哪!闭f著趙女士拿出電腦,翻看小說。“電子書環(huán)保,攜帶也方便。這是我主要的讀書方式。”
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很多市民逐漸從買書看,變成上網(wǎng)看。不少年輕人選擇的讀物多是報紙、雜志等“快餐式”讀物,而且他們更傾向于在網(wǎng)絡(luò)上閱讀、瀏覽。
原標(biāo)題:泰城四家新華書店三家喊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