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538-8582000

通訊員qq群:40376627

大眾報業(yè)集團主辦

首頁 > 綜合新聞

生命倒計時 煙臺殘疾媽媽為女兒寫三百萬字成長筆記

2016-03-02 11:53:00 作者:  來源:齊魯壹點
李桂妮的筆記已經寫了30多本,她的堅強、樂觀感染了很多人。這位媽媽叫李桂妮,幼時罹患風濕性關節(jié)炎,自此癱瘓在床,卻在生命不斷倒數的時刻,為女兒寫下了30大本、300余萬字的成長筆記。在這間僅夠為這一家人遮風擋雨的平房里,每天下午,李桂妮都會堅持做一件事:寫留給女兒的筆記。

      李桂妮的筆記已經寫了30多本,她的堅強、樂觀感染了很多人。齊魯壹點記者 趙金陽攝

      一位母親疼愛孩子的方式有千萬種,卻沒有一種稱量母愛的標準。而在萊陽市譚格莊鎮(zhèn)大水岔村,我們卻從一位殘疾媽媽身上找到了計量母愛的單位——那是300萬字的母愛。

      這位媽媽叫李桂妮,幼時罹患風濕性關節(jié)炎,自此癱瘓在床,卻在生命不斷倒數的時刻,為女兒寫下了30大本、300余萬字的成長筆記。那里面,有愛情的甜蜜與婚姻的困苦,有點滴生活體悟,更多的是一個母親對女兒的愛與勸勉。

      李桂妮活動不便,上下炕需要丈夫和女兒幫忙。齊魯壹點記者 趙金陽攝

      “怕女兒找不到媽媽的一絲痕跡”

      萊陽市譚格莊鎮(zhèn)大水岔村一個普通的院落里,住著遠嫁到此的李桂妮一家。今年41歲的李桂妮自8歲患上風濕性關節(jié)炎,漸漸手腳佝僂、渾身癱瘓。

      在這間僅夠為這一家人遮風擋雨的平房里,每天下午,李桂妮都會堅持做一件事:寫留給女兒的筆記。

      那往往是這樣一幕:丈夫勾過她向兩側外翻、萎縮的枯枝一般的雙腿,再把她抱到輪椅上,推到寫字臺邊。李桂妮用右手扭曲腫脹的大拇指和食指夾住筆,筆尖用剩下的手指抵住,就可以寫字了。

      那是2006年,生完女兒的李桂妮,因為一次病危,萌生了給女兒寫一本筆記的念頭:“不知什么時候就走了,害怕女兒找不到媽媽的一絲痕跡!

      “小暖,我親愛的寶貝……”在每一篇筆記的開頭,李桂妮都在筆下輕喚著女兒的名字。

      “媽媽又一次呼吸困難,雖然天很冷,凍得我拿不住筆,但媽媽還是提起筆給你寫下心里想說的話……”

      “昨天是大年初一……我親愛的女兒,今天你穿上新衣服真漂亮!

      “孩子,媽媽知道,咱家的房子與別人家比,不算太好,可是媽媽有生以來從不與那些比我富有的人比,總喜歡把今天的日子與昨天去比較……”

      “孩子,你從小一定要學會尊敬老人,尊重長輩,不管長輩對我們如何,要做一個‘人’……”

      李桂妮的筆記,每一篇都與女兒有關,小到批評女兒用手抓菜,大到為人處事的道理。為了讓女兒更好地體會,她還時常挑一些有針對性的筆記讀給女兒聽:“心的鏈接才是人,單獨的一撇一捺,那只是樹杈,光在書本上學習知識,不在生活中感悟如何做人,擁有再高的學識又有什么用呢?”

      十年來,這本寫給女兒的筆記已經積累了30大本,300余萬字。

      女兒,你的名字叫“溫暖”

      李桂妮出生在萊州市驛道鎮(zhèn)石角坡村。上小學時,她成績優(yōu)異,并且當上了班長。但她只上到一年級,就因為風濕病越來越重,不得不輟學。病榻之上,她借助一本好心人送來的字典和各類書籍,繼續(xù)識字、學習。知道她故事的人也沒有放棄她,一再給她捐錢捐物。

      1999年,萊州電信局幫助李桂妮安裝了電話,她由此開設了自己的心靈熱線。電話那一端,有被男友拋棄準備輕生的女孩,有20歲出頭就患上喉癌的年輕人,有自小被父親遺棄準備弒父的男孩……李桂妮用自己幾十年的苦痛經歷和體會,傳給他們生活的力量。開通熱線5年后,李桂妮當選煙臺十大杰出志愿者。

      2003年3月,李桂妮暫停了心靈熱線,因為她有了女兒。

      因為嚴重殘疾,李桂妮和丈夫本沒有想過要孩子。但一種無形的壓力和期待始終圍繞著她。一次,村里一個老漢跟鄰居開玩笑:“要是李桂妮能生,我也能生!”這深深刺痛了她。

      李桂妮跟丈夫商量著不再避孕,丈夫不同意她就不吃飯。終于,她懷上了一個健康的寶寶。

      生產的那一天,因為脊柱彎曲,無法注射麻藥,醫(yī)生們只能在手術刀和她腹部皮膚上涂了麻藥就開始手術!吧畠旱臅r候,猶如一場酷刑!崩罟鹉菡f。

      她給女兒取名“溫暖”。在筆記中,她寫道:“女兒,你喜歡自己的名字嗎?當初給你取這個名字時,奶奶、姥姥兩大家的人都不同意,說太俗了!加上萊陽、萊州兩地方言叫出來是‘為難’。但我堅持把‘溫暖’二字定為你的名字,因為我們的生活中太需要溫暖,也因為媽媽和你走到今天,就是因為有太多人給予了溫暖……”

      心靈熱線牽出一段電話情緣

      雖然身體殘疾,但李桂妮依然是個愛美的姑娘。家中的墻上掛著很多她年輕時的照片,盡管脖子只能僵硬地歪向一邊,但她還是涂著口紅,眉毛也描得細細的。

      “那個時候有不少人追求我。”2月29日,在大水岔村的家中,李桂妮笑著說?吭诖策叺恼煞蚪恿艘痪洌骸翱赡慵叶紱]同意啊!币齺硪魂囆β暋

      李桂妮和丈夫劉振福的相識,還是因為她的心靈熱線。

      16年前的一個夜里,時年39歲的劉振福忙了一天后打開了收音機。里面?zhèn)鱽硪粋女聲,正在朗讀自己寫的散文,那就是李桂妮!捌渲幸黄恰断蛎\挑戰(zhàn)》,還有一篇是《讓精神站立起來》!笔畮啄赀^去了,劉振福依舊清晰地記得。

      “她的聲音真好聽,人一定也長得漂亮!眲⒄穹。聽完廣播,他才知道,原來朗讀者不是貌美的姑娘,而是一個身患嚴重殘疾的女孩,不過這絲毫沒有減少他的愛慕之情。

      “媽媽一共參與了14次節(jié)目,你爸爸竟然聽了14次。好高興你爸當時那么喜歡聽我的聲音和文章!惫P記中,李桂妮對女兒回憶著當年。

      直到過年回家,劉振福再也抑制不住想給李桂妮打一個電話的沖動。那時候農村電話很少,他便跑到姐姐家蹭電話,自此一發(fā)不可收拾。到月底,姐姐發(fā)現(xiàn)話費漲了一倍,這段電話情緣才浮出水面。

      “我們更依賴彼此,更加不能失去”

      與劉振福見面第二次,李桂妮就決定嫁給他。這遭到了父母和家人的反對。當時的劉振福已經39歲,家徒四壁,而李桂妮只有25歲,而且在老家萊州已經有點名聲,用李桂妮母親的話說,“寧嫁一個小猴,不嫁一個老頭”。

      李桂妮終究還是聽從了自己的內心,在見面第三次時遠嫁到了萊陽的劉振福家。

      讓她最終下定決心的是劉振福的凄慘身世,他自幼喪父,母親改嫁,一個人渾渾噩噩過了那么多年。“我聽他在電話里講,都覺得心疼,我要嫁給他,改變他的命運!

      浪漫的一“聽”鐘情后,依然是現(xiàn)實而殘酷的生活。劉振幅的家,是一間殘破不已的房子,一下雨就漏水;莊稼地一年到頭沒幾個收成,她甚至生病了也不敢去看。

      很多個丈夫出遠門的日子,李桂妮都守在窗口,惴惴不安地等待,“比起其他家庭,我們更依賴彼此,更加不能失去”。

      李桂妮內心也有苦悶,她在筆記中對女兒說,爸爸只能在生活上照顧她,卻無法在精神上與之交流。抱怨歸抱怨,李桂妮卻在生活中默默地付出。雖然兩只胳膊嚴重殘疾,她仍然堅持為丈夫洗衣服,將其中一只胳膊當成搓衣板,將衣服放在上面,另一只胳膊費力地揉搓!拔疫@只搓衣板胳膊不知蛻了幾層皮,但我心甘情愿。”李桂妮說。

      但李桂妮身上似乎有一種魔力,她總能將生活中的抱怨化為向上的力量。

      “孩子,別看媽媽整天在家閑著,但一刻也沒有忘掉你爸爸在外的忙碌與辛苦,你爸為我們母女太操勞了。爸爸媽媽的感情是怎么建立起來的?就是靠互助互愛,患難與共!彼偛煌鼑诟琅畠海L大后一定要孝順爸爸。

      堅強和感恩嵌入女兒的品性

      堅強、感恩,是李桂妮筆記中的高頻詞匯,經年累月的熏陶之下,這些詞匯也深深嵌入了女兒劉溫暖的品性中。

      “有時候,我們也擔心這樣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會不會心態(tài)不好。但溫暖是一個非常陽光、質樸、善良的孩子!眲嘏陌嘀魅巍⒆T格莊初級中學老師付世虎說,有一次考試后,劉溫暖主動找到他,說自己的數學分數統(tǒng)計不對,多加了幾分。在十分看重成績的年齡,劉溫暖能有這樣的舉動,令付世虎刮目相看。

      同學們說,因為學校給劉溫暖減免了伙食費,她經常在食堂義務打掃衛(wèi)生。

      這些年,李桂妮的心靈熱線還一直開著,近期她又開了名為“溫暖心語”的微信公眾號,閱讀轉載量越來越高。劉振幅嫉妒地說“給她打電話的,男的女的都有”,但轉瞬又笑著說“我支持她”。

      李桂妮說,自己只去過萊陽縣城,幾乎沒見過外面的世界,但她其實已經走進外面的那個世界了,還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

     。R魯壹點 文/記者 宋立山 孔雨童 片/記者 趙金陽)

初審編輯:陶云江
責任編輯:趙偉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 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本網特稿

重磅專題

泰安新聞

論壇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