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高考作文話題引導考生思考民族精神傳承

2025-06-08 07:11:45 來源: 大眾新聞·大眾日報 作者: 王原 盧鵬 畢勝 任小杰

語文素養(yǎng) 時代意識 家國情懷

山東高考作文話題引導考生思考民族精神傳承

圖①:在山師附中考點,家長和老師們?yōu)榭忌腿プ8?。(□盧鵬報道) 圖②:上午考試結(jié)束,山東省實驗中學考點的考生走出考場。(□畢勝報道) 圖③:在東營市第二中學考點,小朋友帶著向日葵為考生助力。(□任小杰報道)

6月7日上午11:30,走出濟南歷城二中考點的考生田海青告訴記者,自己感覺語文試卷不太難,作文題發(fā)揮得也還行,“今天開局不錯,信心滿滿”。2025年山東作文題依然采用全國新課標I卷,閱讀三則材料自擬標題寫作不少于800字文章。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本題所選三則材料均與抗戰(zhàn)有關?!鄙綎|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李海英說,材料一反映抗戰(zhàn),材料二、三寫于抗戰(zhàn)期間,各有側(cè)重,又相互交織。材料雖然沒有直接提及時代背景,但通過文本的關聯(lián)性暗示,可引出對民族精神傳承的思考。試題不在審題立意上設置門檻,不同水平的考生結(jié)合日常閱讀、歷史感悟、生活體驗或社會議題都能找到寫作的切入點,展開議論、記敘或抒情;但邏輯清晰、表達真誠、語言流暢的作文才會脫穎而出。

煙臺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副教授于年湖認為,本題強調(diào)文學經(jīng)典的浸潤作用,引導考生從審美體驗出發(fā),歸納聯(lián)想,注重傳情達意,無論議論、記敘、抒情,都要做到“情動于中而形于言”。寫作不只展現(xiàn)理性的力量,更需要“走心”。情感體驗、積淀沉潛、實踐參與,這些都是數(shù)智化時代不會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品質(zhì)。三則材料用精準的語言、富有節(jié)奏感的文字、典型的細節(jié)、可感的形象傳遞真情實感,這種設計也是對“為賦新詞強說愁”寫作痼疾的反撥,回應了語文教育中“真實表達”的核心訴求。

“作文題目緊扣時代脈搏,注重價值引領,寫作門檻不高,難度梯度合理。”山東省實驗中學語文科目高級教師白絮表示,綜觀今年語文試題設計,重點考查語文素養(yǎng)、時代意識與家國情懷,激發(fā)好奇心與想象力,鼓勵個性化表達,助力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 

(大眾新聞·大眾日報記者 王原 盧鵬 畢勝 任小杰)

初審編輯:馬洪震

責任編輯:

推薦閱讀
聯(lián)系
我們
  • 微信公眾平臺

  • 新浪微博

  • 海報新聞

頻道聯(lián)系人:李老師

商業(yè)、內(nèi)容合作:0538-6610567

投稿郵箱 :taiandzwww@163.com 合作郵箱:33620666@qq.com

微博:大眾網(wǎng)·泰安 微信號:taiandzwww

地址:泰安市泰山區(qū)東岳大街460號7樓大眾網(wǎng) 郵編: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