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載春秋獻山林 只為荒野遍綠裝——記徂徠山林場鄧興法

2018-07-16 10:21:00 來源: 大眾網(wǎng) 作者:

  記者 李繼澤

  三十年對一個人來說是三分之一的生命,是度過的美好青春,是邁入人生的基調(diào)。在徂徠山林場的老君堂工隊,有這么一個人,他腿部有點殘疾,每天一瘸一拐的巡遍整個林區(qū),他用30年的時光守護著這座大山,他就是全國優(yōu)秀護林員——鄧興法。

徂徠山

正在巡山的鄧興法

  早出晚歸以林為家 用汗水守護山林

  通過長長的環(huán)山公路,大約半個小時的車程,大眾網(wǎng)記者就來到了老君堂工隊,在滿是蔥郁的山林之間,一座紅瓦白墻的平房映入眼前,這就是鄧興法生活工作的地方。

老君堂工隊

  記者見到鄧興法的時候,他正在提水,走路雖然看起來有點別扭,但是腳步還是十分矯健。見到記者到來,他笑著招呼我們坐下,黝黑的皮膚上帶著些許皺紋,歲月在他的臉上留下了痕跡,很有護林員的樣子!拔倚〉臅r候醫(yī)療條件不是很好,打針的時候出了點問題,所以我這腿有點殘疾。但是我早習慣了,你別看我走路不好看,但是速度絕對不比你們差!编嚺d法笑著說。據(jù)了解,鄧興法1988年就來到了老君堂工隊,自此再也沒有離開過,林場的領導多次找他談話,覺得他腿腳不便,想給他調(diào)一個崗位但是都被他拒絕了,他已經(jīng)對這片林子產(chǎn)生了感情,他不愿意離開。

  回想剛來到這里的時候,鄧興法告訴記者,他剛到的時候這里都是磚頭房,現(xiàn)在看到的房子都是整修過的,30年前這里沒水沒電,喝水靠挑,黑天了就得點蠟燭,因為在山里夜黑風高的還是很害怕的。

用斧頭清理擋住去路的灌木

修剪樹枝

  作為一名護林員,巡山是他最重要的任務,一把斧頭、一把鋸,一個水壺,一個對講機這是鄧興法巡山的必備裝備!艾F(xiàn)在是夏天,山里草長的太高,雖然我巡了30年的山,但是草太高了,也會擋住我的去路,我拿著斧頭和鋸是給我開路的。我們護林員除了保護山林,防止森林火災,還有人重要的任務就是確保樹木的正常生長,這些樹很多都是我看大的,我有的時候就給它們剪剪枝。而且這山里有蛇和其他動物,我拿著這兩個工具也是為了保護自己。”鄧興法說。

正在午餐的鄧興法

  老君堂工隊負責了1000多畝林地的護林任務,鄧興法一般都是早上六七點鐘出發(fā),中午餓了就拿出帶的干糧隨便吃一點,累了就在石頭上休息一會,一直到晚上7點才能回到駐地,一天得走四十多里山路,可以說他用汗水在守護這片山林。有一次他夜間巡查時不慎摔倒跌入深溝,身上多處摔傷,由于手電筒被摔壞,加之距最近的護林點也有三華里之多,無人接應。雖然對講機還在身上,但他沒有呼叫救援,他怕一呼救,全場人都會聽到,都會為他擔心,不值得。憑著自己對這一片地形林情的熟悉,直到凌晨三點,才摸爬著回到護林點。徂徠山上山路崎嶇、磕磕絆絆、摔傷崴腳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但他從未叫苦,并以此為榮、以此為樂。

  護林不懼危險 改造荒山變綠地

  防火、防盜、防病蟲害是護林員的主要任務,其中防盜就是防止樹木被盜伐,鄧興法面對盜伐者毫不畏懼,敢于和一切破壞森林資源的不法分子做斗爭。有一次某不法分子盜伐一車木柴企圖偷運下山,被巡查的鄧興法截獲,他迅速向林區(qū)領導匯報,并當場依法扣押了這一車木柴。第二天,不甘心的不法分子來到他所在的工隊,先是和鄧興法套近乎,說自己也是山后的,和鄧興法還有親戚呢,見鄧興法不理睬,又說,只要放行,要多少錢,給多少,并保證不向任何人說出去。而鄧興法就一句話,等林區(qū)領導來了,按規(guī)定處理,說什么我也不會放。一看沒轍了,不法分子露出了本來面目,持刀威脅鄧興法說如果不讓拉走木柴,就要鄧興法和他的家人好看,并將刀一下拍在桌子上。在威脅面前,鄧興法同志毫無懼色,他義正詞嚴地說:只要我鄧興法活著,你們休想拿走一根木頭。面對這位“死磨硬纏”都不管用的鄧興法,不法分子只好灰溜溜的離開了。

  在護林的30年間鄧興法遇到過很多這樣的事,有的村民上山砍柴,鄧興法過去阻止經(jīng)常被人罵,雖然心里很不開心,但也只能默默忍受。鄧興法在這的30年間,除了護林,他還做了一件惠及后人的事,那是改造荒山。在鄧興法所管護林區(qū)旁有一個山頭,名叫珂珞山,上世紀80年代,是一片刺槐次生林。由于緊靠村莊,村民連年過度放牧,逐漸成為殘次林,后來就退化成一片無人問津的荒山。他每當護林巡邏路經(jīng)此地時,覺得總這么荒著,挺可惜的。于是,他向林場的領導報告,把珂珞山包給他,改造為經(jīng)濟林,自此,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珂珞山的荒山改造上。他每天他早起晚歸,在做好護林巡查之余,就到珂珞山清理雜草、壘護堰、挖魚鱗穴;開春時,那片荒山就精心栽植上了板栗、核桃、柿子等小苗。誰都知道,這開山種樹是“累死人不償命”的活,就是一個精壯勞力,逼不到份上,也不會干這活,何況他還是一個腿部有殘疾的人。每當勞作一天,借著月光,向護林點返回時,那條殘腿就陣陣作痛,他咬著牙一點一點挪回護林房。有時他想:算了,干這圖個么,一心一意護好林得了?墒堑诙欤植蛔杂X得拿起锨、鎬,又向珂珞山進發(fā)了。自1996年開始,經(jīng)過連續(xù)四年的艱苦勞作,他硬是讓70余畝荒山披上了綠裝,共栽植板栗2800余株,核桃500余株,柿子110株,其它雜果近百株。經(jīng)過多年的精心管理,珂珞山這片經(jīng)濟林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多,經(jīng)濟產(chǎn)出也大幅提升。到了2006年,他不顧家人的反對和親戚的勸阻,毅然將這片經(jīng)濟林“退還”給了林場。為此,有人笑他傻,有人說他憨。他只是淡淡地說,這山是國家的,咱是林場職工,開山造林是咱的本職工作咱不能只鉆到錢眼里。

  作為一名護林員,鄧興法常年在山里工作,他對家庭的虧欠已經(jīng)用言語無法表達!昂⒆拥某砷L我沒能陪伴,我心里很愧疚,但是這片山林是我一點一滴看起來的,我的孩子和妻子也很理解我,最大的孩子已經(jīng)上大學了,每到暑假都會來到林區(qū)看我,他們都很支持我。”鄧興法笑著說。這就是鄧興法,這就是一名無怨無悔的林場守護員。他從不叫苦、叫累,也從來沒有抱怨過什么。把所有的情、所有的愛拋灑在這片山上,留在了這片綠色中,把理想掩映在這一草一木中,定格在“護林員”這一平凡的崗位上。

初審編輯:欒曉磊

責任編輯:趙偉

相關新聞
推薦閱讀
聯(lián)系
我們
  • 泰安官方微信

  • 泰安官方微博

  • 泰安24小時

頻道聯(lián)系人:欒老師

商業(yè)、內(nèi)容合作:0538-5051000

投稿郵箱 :taiandzwww@163.com 合作郵箱:33620666@qq.com

微博:泰安大眾網(wǎng) 微信號:taiandzwww

地址:泰安市環(huán)山路77號大眾網(wǎng)泰安頻道 郵編: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