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昱/攝影 石匠趙景仁一直堅持寫小說,而他的母親、要好的工友,都是近期才知道這事兒。他說“我是想通過文字,‘拍下’真正的農(nóng)民工的生活!
■ 周末人物 2014魅力文化
趙景仁握鋼釬的糙手又拿起筆,把自己和鄉(xiāng)親打工的酸甜苦辣悄悄記下,10余年的沉淀濃縮成的是一幅幅勵志圖景。在他的老屋、新屋、村南山上石場、工友家中,這些圖景又被一一回放……
□ 本報記者 盧昱 本報通訊員 李娜
不聲不響,6年時間,石匠趙景仁用拿鋼釬的手,寫就26萬字的小說——《農(nóng)民工》。近日,在東平縣委宣傳部的幫助下即將付梓。
6月17日,東平縣銀山鎮(zhèn)毛山頭村,記者來到趙景仁家。干凈的庭院里,拖拉機、摩托車、電動車,排列有序,夾竹桃下的水池清澈見底。這座6年前花費12萬元蓋起的四間平房宅院,在楊樹林的掩映下,更顯得清靜溫馨。
進屋后,窗臺下是一臺蓋著塊“國民床單”的縫紉機,是媳婦當年的嫁妝,也是這位個頭不高、肩寬膀厚的石匠寫作的主戰(zhàn)場。這位自稱“拍客”的農(nóng)民工,用手中的筆,把和鄉(xiāng)親們出外打工的艱辛經(jīng)歷,濃縮成一幅幅頑強奮爭的勵志圖景。在他的老屋、新屋、村南山上石場、老工友家中,這些圖景又被一一回放……
“哪里掙錢往哪里去”
“他小時候?qū)W習很好。要是他父親還活著,家里有點錢,就去上大學了!壁w景仁80歲的母親玄先桂,在村中大梧桐樹下對記者說!
“人家都說他不吃國家飯,虧了。”老人略有些耳聾,腳下一只小白貓“喵喵”叫,老人則不斷地絮叨著當年的遺憾。
趙景仁擺擺手,示意母親不要再提舊事,因為那曾觸傷他的心。
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趙景仁讀書的生涯,卻被貧困的家境羈絆:7歲時父親去世,那一年哥哥16歲、姐姐11歲、弟弟3歲,家中三代守寡的老奶奶、奶奶、母親種地為生,只能基本保持溫飽。
家庭的重擔迫使趙景仁回鄉(xiāng)干活。“我這個石匠,是祖上傳下來的手藝,除了種地、打石頭別的也不會!
毛山頭村附近的山上,最不缺石頭。隨便選一處石殼掘下去,掀開三五尺的石蓋后,便可采到上等青石。開山劈石,東平一帶的鄉(xiāng)俗頗有講究,即使山被夷平,也會留下粗細不等的柱形石,作為根基,以示對自然的敬畏。
石匠活是力氣活,更是細心活。采石時,百斤以上的大個頭石料,用鋼釬分割成小塊,再用人力背下山來;解石時,瞇眼將手中的麻線定好位置,把鏨頭定準,一錘錘敲下;打磨時,需要合理剔除石料,心中有數(shù),手里拿捏。如今,毛山頭村各處散落著不同時期的石磨、石臼、石碓,皆出自本村石匠之手。
1985年,高中畢業(yè)的趙景仁開始鉆到石窩里,學習石匠活兒!澳菚r候我白天上山采石頭,黑天去梁山文化館辦的報社當編輯,給人批改稿子。那時候條件差,到處用錢,哪里掙錢往哪里去。報社一個月給我開150塊,在家采石頭一個月能掙270塊。”談到放棄這個吃“國家飯”的機會,趙景仁抿嘴笑笑。
兩年后,趙景仁開始籌劃給自己蓋房子!氨仨毾朕k法蓋房子,要不然娶不到媳婦。那時候借了不少錢,蓋了一個多月。結(jié)婚之前,我白天上山開石頭,晚上回來點著油燈寫,夏天忍受蚊蟲叮咬,冬天坐著兩條腿都凍僵了,就在腿上蓋上小棉被!壁w景仁回憶道。
“俺娘家當時就是相中他老實能干,有門手藝。結(jié)婚時,他家很窮,蓋房子、辦婚禮一共借了2800多塊錢,足足還了3年多!逼拮忧窭^云說。
趙景仁不好意思地捏著手指,笑道:“其實不止2800塊錢。”
“那時候他連吃飯時都看著書。我文化不高,也看不懂,他寫到高興的地方,就念給我聽。白天干活,感覺時間不夠用的,就晚上寫。陰天下雨沒法打工,他也不出去玩,自己在家寫!鼻窭^云回憶道。
從婚后到1995年,趙景仁埋頭寫出一部名為《陽春白雪》的小說,大概內(nèi)容是“陽春”“白雪”兩名下鄉(xiāng)干部,用自己的品德感化貪污的村干部,讓他們不再鉆錢眼里去,在作風上有所轉(zhuǎn)變。
如今,趙景仁的母親身體硬朗,不愿搬與兒女同住,仍住在趙景仁當年的婚房里。在婚房的臥室門上,貼著“陽春白雪”的橫批,“我當時覺得這都是好詞,還有‘春風得意’啥的,就找了一個做小說人物名,事兒也是虛構(gòu)的,但場景是我生活的農(nóng)村!薄
揣著處女作,他興沖沖地找到當?shù)匦∮忻麣獾膶?dǎo)演,想改編成電視劇!皶r代變了,這次縣委宣傳部幫著我出版小說,解除我的后顧之憂?赡菚r候,就沒那么順利,因為籌不到錢,這個導(dǎo)演建議我把二三十集的小說刪減到六七集!辈蝗谈類鄣内w景仁,只好揣著小說回家!
“那時候他在山上干活很累,孩子才五歲,也需要照顧,家里收入太少,我就不想讓他晚上熬夜寫東西。”妻子的關(guān)心,得到趙景仁的呼應(yīng),從1995年擱筆,再提起時就到了2008年。
干活,還是逃跑?
趙景仁清晰地記得1995年,第一次離家是去聊城。
“聽人說,出去打工掙錢多。我就背著袋子,跟人一起租了個車去聊城干活。自己帶著鍋灶做飯。連著兩三個月吃白菜、茄子,沒其他菜,有時候忙了,就吃咸菜對付一下。那次去聊城20個人,5斤油吃了15天,嘴上光起泡!
“出去打工住得很差。搭個棚子、毛坯工地上、雞棚、墻面裂開好幾指寬的危房我們都住過。有時候在下水溝渠旁施工,我們就地打井,水被污染。有一次下水道的管子挖壞了,焊接的時候要堵上管子的出入口,我們就跳下去拿身子擋上。”
“住雞棚還算好的呢。有一次我們住在塑料搭的棚子里,春天一刮風就露著天了,趕上那晚上下雨,把鋪蓋淋得精濕!
十幾年來,一直同趙景仁出外打工的同村農(nóng)民楊云道,今年已是63歲,身體不適,在家休養(yǎng)。他說,村里1400余口人,光石匠就有200多。石匠也越來越少,日趨老齡化,楊云道的哥哥楊云芝,本村毛廉興、紀井秀等都已年近70,仍出外打工。
過完年到麥收、麥收到中秋、中秋到過年,是石匠們集中外出打工的時間段。因為只會這一門手藝,所以經(jīng)常會閑下來等活。“其實很不穩(wěn)定、沒有保障,2008年的時候最不景氣,我們連著朝外跑了四趟,都沒有活!壁w景仁說!
“我們的活有時候按工,有時按時間,有時承包。一天一個工人能壘三方,多的時候壘六方。趕工期的時候,我們沒黑沒白地干,身上都貼著止痛膏,根本顧不上治或者歇歇,不然咋能多掙錢!壁w景仁介紹道,自己覺得最累的是背石頭,“在機器到不了的地方,三個人抬起一塊大石頭,放在我的背上,有時還得爬坡背上去。”
出大力氣,換血汗錢,可“趙景仁們”有時卻為討得工錢,費盡周折。1998年,在濟南長清一風景區(qū)內(nèi),來自東平的石匠們在工地上辛辛苦苦干了兩天之后,發(fā)現(xiàn)包工頭跑路了!斑B生活費都沒給,那時候這種情況很多。我當時帶了30多個人的隊伍。想要錢很難,好話說盡,干活干到最好,就這樣錢還要不到手!
“不給錢還算好的,你忘了有一次在高速路上干活,包工頭要扣咱,還讓咱把工錢吐出來,有個膽小的老鄉(xiāng)直接給嚇哭了!彪m然是不愉快的經(jīng)歷,楊云道還是笑著提醒趙景仁。
類似的經(jīng)歷,不斷在石匠身上復(fù)現(xiàn)。2003年,在濰坊下面一個縣級市干活,在大包工頭不給工資的情況下,石匠們?nèi)ダ碚?這反而激怒對方!斑@包工頭找當?shù)氐仄δ每车侗浦?揚言要給我上上‘政治課’:你要是敢?guī)е麄冏?就把你的胳膊卸掉。”時間沖淡了最初的恐懼,趙景仁侃侃談起那段驚險。
“二包工頭人很好,怕我性格太直,吃大虧,就勸我先跑,結(jié)果大包工頭到處派人抓我,說要打死我。大冬天的,我跑出工地20里地,在溝里點了一堆火烤了烤,躲在棉花田里呆了一夜!
好心的二包工頭把石匠們放了。趙景仁租好的長途車已經(jīng)在工地外接應(yīng),他則躲在另一個地方和工友會合!鞍ゎ^派人開車追我們,打算逮住我揍一頓。工友們發(fā)現(xiàn)了之后,就讓我藏在后備箱里。上了高速公路之后,他們沒法超車,我總算躲過一劫。”
“有一次在濟陽,半夜12點跑的,跑了二十多里地,我還背著兩份家什。有人跑丟了,沒跟上大部隊,你這個小隊長又跑回去找他們,不得不又跑了50多里!睏钤频佬χ勂鹪谮w景仁領(lǐng)導(dǎo)下的辛酸事。
“還有一次在泰安南的高速公路上,半夜咱們把做飯的鍋灶、油鹽給看門大爺,他得了便宜,放走咱們,然后給工程經(jīng)理‘賣乖’說,管不了咱們這批人,跑啦!那次還追到家,央求咱們再回去!眱蓚石匠談起10多年前的共同經(jīng)歷,記憶猶新,“不給發(fā)工資的問題后來政府關(guān)注了,就落實了。我們趕上好時候了!
實實在在干活嘗甜頭
“打灰的稍微加大點標號,按比例兌好防凍劑。砌石頭的一定把砂漿填滿搗實,掌握好平鋪臥砌,該用丁石的一定用丁石。咱施工要是出了問題,那以后這城市咱就插不進腳來了!壁w景仁的小說《農(nóng)民工》中如是記載。其實,這正是“趙景仁們”在工地上的真實場景。
“實實在在干活,我們嘗到了甜頭。不能聽包工頭的,為了省錢,隨便糊弄!壁w景仁說,“有一次在鄭州,鋪高速公路兩邊的花架。一場大雨過后,二十多里長的花架基本上都沖毀了,只有我們砌的那一段沒有被沖毀,連工程監(jiān)理都服我們!
“我們的工程質(zhì)量過關(guān),那工錢就該足額兌現(xiàn)。要是耍滑偷懶,不光自己臉上難看,工錢也難要。劃不來可以不干,不能讓人說我們干不好。我們要走一路響一路!
正是憑借這股倔勁,“趙景仁們”參與的黃河碼頭改造、青島水建工程獲得過“魯班獎”、“泰山杯”等建筑行業(yè)工程質(zhì)量大獎!半m然只是聽說拿獎了,我們連證書都沒見著,也不多發(fā)工錢,但我們一樣自豪!
出外打工,處處謹慎,也抵不住危險叢生。2007年7月19日下午時分,“趙景仁們”在濟南十六里河工地用石頭鋪河底。酷暑蒸烤之下,石匠們抬頭發(fā)現(xiàn)西北方涌來滾滾黑云。
“不一會,雨就下大了,我們躲在水溝的橋下避雨。大水突然順著河道就沖過來了,我們拼命往上跑。雨太大了,有的工友被雨水給嗆回來了,我們連拉帶推地爬上岸!
石匠們上來之后,聽見一個老太太在石渣坡上呼救,跑近發(fā)現(xiàn)是工地附近靠拾垃圾賣廢品為生的老人,“我們把老人拉到路上。她的三輪車騎不動了,她又心疼她的家當,我們就又把她的車推到墻角上。那時候平地上的水足足有20多厘米深了!
幾天后,石匠們回到水勢已去的工地:鋼筋混凝土的消力壩,竟然被沖開3米多寬的豁口;幾百斤的大石頭,從上游沖下來;拿米尺量了量水痕,3米25高!艾F(xiàn)在回想起來,還是冒冷汗啊!薄
在城市夾縫中生存的石匠們,有時為圖省錢,乘坐面包車趕路、上下班。車破、人超載,只好四處躲著交警。
“有一次,我們回住處。我聞到味道不對,讓司機減速停車。我們下車一看,臉都綠了。前面左邊的輪胎鍋子已經(jīng)發(fā)紅,司機拿起水杯倒上水,立馬不見了,一股白煙冒起來。”趙景仁回憶說,“司機說幸虧我聞到了,否則車爆炸了也說不準。”
“成名連想都不敢想”
掙了錢的石匠們,回村后還原了農(nóng)民質(zhì)樸的本色,卻仍有令人遺憾的事情!拔覀兂鐾獯蚬,對子女照顧就少了很多。有的孩子拿著父母的血汗錢出去放高利貸,結(jié)果弄得家破人散,我們也會伸出手幫助他。大人有時候也不知道咋花錢。我們也有工友借高利貸轉(zhuǎn)行,還借了我們工友的錢,最后還不起,就跑去云南!
如此種種經(jīng)歷和思考,在出外打工10余年后慢慢沉淀。從2007年開始,趙景仁開始收集素材,想專門寫寫與自己朝夕相處的石匠兄弟們。
“哪個工地什么情況,很有意義,經(jīng)歷很曲折,感覺有代表性的,我就記在本子上。邊干活邊記,前前后后記了有10多個工地!痹谮w景仁出外打工的賬本上,正面是工錢分配,背面則密密麻麻寫著小說的雛形。
“我都是偷著寫,工友、鄰居們都不知道。不敢讓人家知道啊,怕不被認可,還引來議論,說我不務(wù)正業(yè)、心比天高等等。2012年,我在鄭州打工,被別人看到一次,那人就說沒人、沒錢,寫啥都白搭,所以我只能默默地寫!壁w景仁的母親、要好的工友,都是近期才知道他在堅持寫小說。
“寫東西很寂寞,也有很多樂趣。有時候靈感來了,很合適的情節(jié)來了,心里很高興,會把自己寫笑、寫哭。有的情節(jié),事后每次讀到還會偷偷抹淚!壁w景仁摸著額頭道。
“俺不怎么觀察他,寫好寫孬,俺都不管。有時候熬到很晚,他不讓我睡,非得給我念念。俺沒文化聽不懂,他就給我解釋解釋!逼拮忧窭^云笑著說。
“有時候大腦很累,就寫不出來了;吃得好了,我就寫出來了。你看春節(jié)時候吃得好,寫得就順!壁w景仁對妻子說!
“還講究啥吃孬吃好,給你做熟就不錯了!鼻窭^云打趣道。
整理草稿,再謄寫到孩子用過的作業(yè)本反面,修修改改,如此反反復(fù)復(fù)一年多。在濟南讀大學的大女兒看趙景仁抄寫辛苦,催他買了一臺電腦,他開始學習“一指禪”寫作!坝秒娔X打到七八萬字的時候,系統(tǒng)中毒了,一夜之間全部成了亂碼。沒辦法,我只好重新打了一遍!
寫作的“攔路虎”還有標點符號。“標點符號,好比人的關(guān)節(jié)。比如應(yīng)該是分號,我給弄個句號,句子根本沒法活動了。小時候上學的時候,掌握得不好,還要再好好學學。”
“家里有電腦,但是沒上網(wǎng)。平時出去打工,一年網(wǎng)費600塊錢,太貴了。我現(xiàn)在都是從手機上看些文字,一個月有5塊錢流量!壁w景仁拿出3年前的山寨智能機晃了晃,陪伴著他走南闖北10多年的“諾基亞1110”手機,則被包在手絹里珍藏起來。
年輕時,一心想當作家的趙景仁,也有著成名的野心和夢想。那時,他覺得小說成名快,便放棄散文、詩歌等形式,專攻小說。如今48歲,再想到成名一事,他心態(tài)上平和了許多:“我看電視上說‘拍客’,他們通過鏡頭,看清許多平時被忽略的東西。我是想通過文字,‘拍下’真正的農(nóng)民工的生活。成名啥的連想都不敢想。順其自然,走到哪算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