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538-8582000

通訊員qq群:40376627

大眾報業(yè)集團主辦

首頁 > 首頁泰安新聞

山東農大"第一書記"依托學校優(yōu)勢找準脫貧目標

2016-04-10 08:29:00 作者:  來源:新華網
春天的山東東平縣接山鎮(zhèn),西紅柿碩果累累掛滿枝頭,剛出生的小尾寒羊嗷嗷待哺,占地45畝的特色養(yǎng)殖場蔚然壯觀,社會主義新山村正拔地而起……“山東農大‘第一書記’ 在朝陽莊、尹山莊、夏謝五三個村實施的扶貧項目,既符合當地實際,又有大學的專業(yè)技術作支撐,老百姓很容易操作,脫貧致富有希望了!睎|平縣接山鎮(zhèn)黨委書記王冰高度評價山東農大“第一書記”的扶貧工作。

      新華網濟南4月8日電(通訊員 劉群英 張鐵成)春天的山東東平縣接山鎮(zhèn),西紅柿碩果累累掛滿枝頭,剛出生的小尾寒羊嗷嗷待哺,占地45畝的特色養(yǎng)殖場蔚然壯觀,社會主義新山村正拔地而起……

      “山東農大‘第一書記’ 在朝陽莊、尹山莊、夏謝五三個村實施的扶貧項目,既符合當地實際,又有大學的專業(yè)技術作支撐,老百姓很容易操作,脫貧致富有希望了!睎|平縣接山鎮(zhèn)黨委書記王冰高度評價山東農大“第一書記”的扶貧工作。

      接山鎮(zhèn)地處東平縣東部,全鎮(zhèn)區(qū)域面積15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8萬畝,平原、山區(qū)、丘陵各占1/3。2015年春節(jié)前夕,山東農大“第一書記”第二輪扶貧工作組的三人進駐接山鎮(zhèn)三個村,開展幫扶工作。

      朝陽莊村是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山區(qū)村莊,世代以種糧為主,干旱缺水,農民收入普遍偏低!暗谝粫洝焙じ鶕數貙嶋H,主動找到學校的副教授駱洪義,引進基質加營養(yǎng)液的水肥一體化西紅柿栽培技術,利用村集體土地,建起了2個溫室蔬菜大棚。

      村黨支部書記李強算了這樣一筆賬,大棚每畝每年兩季產量估算4萬斤,按現市價批發(fā)每斤2.2元計算,一個大棚1.3畝地,毛收入11.44萬元,純收入10萬元,兩個大棚每年純收入20萬元。項目所產生的效益,由種植戶、村集體、貧困戶按照3:1:6的比例進行分配,貧困人口每年人均凈增373元。

      李強說,增加農民收入還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帶動了全村種植模式的轉變,為農民脫貧致富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途徑。

      朝陽莊村歷史文化悠久,有很好的旅游開發(fā)前景。結合當地統(tǒng)一規(guī)劃,胡化坤與村班子商量,適時進行村莊改造,修繕保護具有傳統(tǒng)特色的老房子用于旅游開發(fā),建設朝陽莊易地扶貧搬遷新社區(qū),建成小康樓266套,集中安置貧困戶685人,確保貧困群眾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讓古村落煥發(fā)青春。村里請來山東農大設計院的專家對老村莊進行改造,引進海南某集團10億元資金發(fā)展養(yǎng)殖業(yè)和古村落鄉(xiāng)村游。僅旅游一個項目,就可安置300多人就業(yè)。

      走進尹山莊村小尾寒羊養(yǎng)殖戶丁法科家里,女主人的話匣子就打開了:“俺家去年十月份領了6只母羊,已經產仔兩只,都長到七、八十斤了,每只可賣得600元……過去俺家一年也就掙五千多塊錢,有了這6只母羊,收入翻番不成問題。過去只種地的時候,農閑了,大家就到街頭上東家長西家短的閑扯,現在要想著養(yǎng)好羊,可有事干了。”

      在山東農大王建民教授指導下,“第一書記”劉廣生為村里選定了“送母還羔”的滾動扶貧模式。村里利用省扶貧專項資金30萬元,購進小尾寒羊基礎母羊275只,種公羊7只,由貧困戶家庭認領飼養(yǎng)。貧困戶在交納一定押金并簽訂養(yǎng)羊合同后,村里便“送”一只基礎母羊。待母羊產仔后,貧困戶需“還”一只母羊羔,作為下一輪扶貧的基礎,之后押金則原數返還,基礎母羊和剩下的羊羔便歸養(yǎng)殖貧困戶所有。通過該項目的運作,既可以扶貧到戶到人,實現精準扶貧,又由“授魚”變?yōu)椤笆跐O”,達到長效扶貧的目的。

      “我們通過大膽探索,讓幫包村實現資產變股權、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民、輸血變造血,短期變長期的‘五變’發(fā)展新模式!闭驹趯⒁涑傻南闹x五村特色養(yǎng)殖場里,“第一書記”吳緒東格外興奮。

      經與村“兩委”研究,并經村民大會同意,夏謝五村以省專項扶貧資金為龍頭、以村集體土地和基礎設施以及貧困戶自籌資金入股為基礎、以江蘇和當地兩家公司投入資金和輸入養(yǎng)殖技術為支撐,合作創(chuàng)建了“泰安市創(chuàng)富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

      剛剛拿到股權證的村支部書記徐玉平高興地說:“每棟建筑面積1300平方米的14棟特色養(yǎng)殖智能大棚再有幾天就要建成了,每棟大棚可飼養(yǎng)1.3萬只‘雪山’牌草雞,每只草雞可獲保底純利潤3至5元,每棟大棚每批草雞平均可獲利潤5萬元。每年按飼養(yǎng)4批特色雞計算,每棟大棚年獲利潤約20萬元,公司年收入280萬元。按照公司、集體、貧困戶5:1:4的入股比例進行分紅,村集體年增收28萬元,貧困戶年增收112萬元,加上務工報酬,貧困人口人均年增收約1700元,許多貧困戶一年即可脫貧。下一步,我們將以這種模式為引領,繼續(xù)大力發(fā)展現代特色農業(yè)產業(yè),為富民強村闖出一條新路子”

      帶著對廣大農民兄弟的深厚感情和“抓黨建、促脫貧”的強烈責任感與神圣使命感,山東農大選派的“第一書記”們以幫包扶貧工作為己任,扎扎實實幫助農民脫貧致富,滿懷熱情地奮戰(zhàn)在扶貧工作第一線。(完)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王洪玲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 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本網特稿

重磅專題

泰安新聞

論壇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