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報記者 孫彥 通訊員 蔣蒙
“風里來,雨里去,戰(zhàn)罷酷暑又斗嚴寒;胸裝人間冷暖,測報風云變幻;情系社會福祉,保障國泰民安……”這首《氣象人之歌》的詞作者是新泰市氣象局局長姜永征。同事們都知道,那歌里唱的就是姜永征的心里話。
2014年,山東省新泰市石萊鎮(zhèn)被中國氣象局評為“標準化氣象災害防御鎮(zhèn)”,作為典型代表為各地推動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提供了思路和樣板。據考證,新泰歷史上曾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杞國”之都,著名的“杞人憂天”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里。它講述了古人對“天有不測風云”的無奈。如今,還是在這方古老的大地上,任憑風云變幻,“杞人”不再“憂天”。作為推動石萊鎮(zhèn)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的領頭人,姜永征為此付出了許多努力。
從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到氣象局局長,姜永征對農民有著深厚的感情。他說:“氣象工作不能只有數據,而應該讓老百姓看得見、聽得懂,應該能讓黨委、政府用得上。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服務,才是國家發(fā)展氣象事業(yè)的目的。”這個理念促使他大膽開拓創(chuàng)新,提出了新泰氣象事業(yè)“品牌化”發(fā)展的理念。經過多年的總結和探索,姜永征歸納總結了“駕馭氣象風云,服務新泰人民”的新泰氣象品牌理念,發(fā)展和完善了“氣象服務品牌”和“氣象文化品牌”,并親自動手設計了新泰氣象品牌標志。
2007年,新泰發(fā)生了震驚全國的“8·17”華源礦難。國家、省、市領導迅速趕赴現場,成立搶險救災指揮部。險情就是命令,責任重于泰山,姜永征帶領新泰市氣象局的同事,在第一時間趕赴搶險救災前線,向指揮部提供精確的氣象資料,為有關單位指揮搶險提供了科學依據,贏得了寶貴時間。在搶險救災的20多個日日夜夜里,姜永征始終堅守在一線,帶領著新泰氣象人在風雨交加、高溫酷暑、蚊叮蟲咬的惡劣環(huán)境中堅持到營救行動勝利。在搶險救災工作結束后,時任山東省委常委、副省長的王軍民在慰問新泰氣象局全體職工時,緊緊握住姜永征的手,稱贊新泰氣象隊伍是一支“特別能戰(zhàn)斗的氣象鐵軍”。姜永征那黝黑的臉龐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姜永征趁熱打鐵,推動新泰市政府出臺《新泰市災害性天氣預警應急聯(lián)動機制》《新泰市氣象災害應急預案》《新泰市氣象災害防御規(guī)劃》等文件;連續(xù)六年召開氣象災害防御工作會議;建成百余平方米的大型氣象災害預警顯示屏,其投資額和建設規(guī)模在全省縣級市中名列首位,及時向社會公眾發(fā)布氣象災害預警信息。
新泰氣象部門在地方發(fā)展中有為有位,使地方黨委、政府十分重視氣象工作,氣象工作政府化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在姜永征的帶領下,新泰市氣象局積極推動氣象災害應急準備認證工作,編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開展氣象災害應急演練。新泰市局建成氣象信息服務站21個;加強氣象為農服務與民政、水利、國土、農業(yè)等部門相關資源的融合;建設縣級統(tǒng)一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綜合發(fā)布平臺;建立雙向預警信息傳遞機制;編制出臺氣象災害防御規(guī)劃;開展多種形式的鄉(xiāng)村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活動。
作為新泰市氣象局的帶頭人,姜永征見證了新泰氣象事業(yè)發(fā)展的成就。這些年,新泰市氣象局獲得了山東省氣象部門廉政文化建設示范單位、局務公開工作先進單位、防雷安全工作先進單位、氣象科技服務明星單位等稱號。姜永征本人也獲得了全省氣象部門廉潔勤政先進縣局長、新泰市優(yōu)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胸裝人間冷暖,測報風云變幻;情系社會福祉,保障國泰民安。”新泰的《氣象人之歌》何止是一個基層氣象局負責人的心聲,更是全體基層氣象人的事業(yè)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