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538-8582000

通訊員qq群:40376627

大眾報業(yè)集團主辦

首頁 > 首頁泰安新聞

知名學者齊聚千年古縣東平 文化考察專題研討

2015-09-16 15:44:00 作者:  來源:齊魯網
9月16日,東平歷史名人傳記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泰安東平縣召開。研討會召開為期兩天,將于17日下午結束, 18日各專家學者將前往戴村壩和大汶口文化遺址進行文化考察。

      齊魯網泰安9月16日訊(見習記者 侯玉嬌)9月16日,東平歷史名人傳記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泰安東平縣召開。來自中國各地和美國、澳大利亞以及臺灣地區(qū)的50余位學者濟濟一堂,進行學術交流。

      東平歷史名人傳記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見習記者 侯玉嬌 攝

      會議現場 見習記者 侯玉嬌 攝

      見習記者 侯玉嬌 攝

      研討會開始前,9月15日眾學者一同到東平水滸城、白佛山、東平湖等富含東平歷史底蘊的景區(qū)進行文化考察。16日上午9時,研討會正式開始,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傳記文學學會主辦,東平縣人民政府承辦。會議邀請了全國各大研究單位和高校的知名專家學者,以實地考察和專題研討的方式就東平歷史名人的研究和傳記文學寫作進行探討。目前,會議已收到專業(yè)學術論文44篇。

      東平有4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地處運河文化區(qū)的中心地帶,歷史文化遺存極為豐厚。東平歷史代表人物有唐代軍事將領程咬金、宋代畫壇泰斗梁楷、明代文學巨匠羅貫中等。歷史上還有許多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如韓愈、柳宗元、司馬光、辛棄疾等,東平政治家杰出代表已故萬里委員長為中國革命、國家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做出了卓越貢獻。舉辦此次研討會的目的是為了傳承發(fā)揚東平文化,發(fā)掘整理東平傳記文學資源。

      研討會上,各專家學者就不同方面和角度將自己所研究的學術論文發(fā)表演講,山東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發(fā)展學院院長朱亞非就東平歷史人物開發(fā)與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認為應深入搜集歷代名人文獻資料,撰寫多種形式的 “名人傳記”等文學著作以及影視、網絡等新媒體讀物。將東平歷史名人研究更上一個新臺階。美國中華文化促進會會長彭圣師發(fā)表了題為“發(fā)揚水滸文化,重整民族精神”的論文演講,他指出《水滸傳》的面世,把山東人勇武和俠義的性格和精神予以具體化,表現在水滸梁山一百單八位英雄好漢身上,因而誕生了“水滸文化”。在追求實現“中國夢”的今天,人們更需要水滸文化的精神來肅貪打虎,伸張正義,來促進兩岸和平統一,確保世界永久和平。

      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于成龍演講時稱東平歷史古跡在細節(jié)上就與其他地區(qū)有所不同,例如東平白佛山的齊魯隋代第一佛,建設者別具匠心,將佛的眼睛雕刻成“三眼皮”,令人印象深刻。他還就泰安大汶口文化提出見解,詳細介紹了大汶口文化的特有習俗,他指出類似于歷史時期流行在死者腰部放穿孔龜甲等習俗都為中國其他史前文化所罕見。

      研討會召開為期兩天,將于17日下午結束, 18日各專家學者將前往戴村壩和大汶口文化遺址進行文化考察。

      

初審編輯:陶云江
責任編輯:聶艷艷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 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本網特稿

重磅專題

泰安新聞

論壇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