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天熱時,都會發(fā)生一些溺水事件,每一起悲劇,都有相似情節(jié)。從6月初到8月底,泰城先后發(fā)生超過10起溺亡事件。這一連串冰冷數字的背后,是如花般生命的隕落。
文/片 本報記者 張偉
每起意外發(fā)生前都覺得不會有事
在放暑假之前,各中小學一般都會給學生發(fā)放明白紙,強調暑期安全,但真正上心的沒幾個。在鄉(xiāng)村,一些父母都外出打工,照顧孩子的都是爺爺奶奶,這張明白紙對于他們而言,作用并不大。
在農村,家長也常教育孩子,但更多時候,他們往往要下地干活,出門掙錢,而在這些間隙中,往往引發(fā)悲劇。 8月13日中午,岱岳區(qū)馬莊鎮(zhèn)馬莊村,三名男孩在水池邊撈魚不慎落水。路過的83歲老人陳西才下水救起兩人。第三個孩子被救上來后,已沒了呼吸和心跳。有村民埋怨,都12點了,家長為什么不找孩子吃飯?孩子長時間外出就不擔心嗎。
還有一些家長,暑期帶孩子到水庫、河灘游泳,并聲稱嗆幾口水很正常,一旦發(fā)生危險,家長及身邊的人沒法及時施救。8月24日中午12點左右,范鎮(zhèn)北墠河,兩名男子帶三個孩子到河邊玩,大人釣魚時,孩子離大人還挺遠,其中一個男孩鞋里進沙子,脫鞋倒沙時滑進河里。大人沒聽見動靜,另一個男孩試圖把他拉上來,最后還是沒拉住,落水男孩漂向河中心,他們才去喊大人。孩子救上來時已沒有意識,120急救人員經過一番努力,也沒能救回孩子的命。
“就算是專業(yè)人士,游100米也需要兩三分鐘,在不熟悉的水域,湍流、水草和較低水溫都會快速消耗體力,導致抽筋,所以救援難度極大。一旦溺水,生還可能性很小!边@是一名堅持冬泳30多年的游泳愛好者經驗之談。
有些危險水域缺少明顯警示
在泰城一些水域,都設有警示牌,上面標注著“水深危險,注意安全”,“禁止游泳,后果自負”等字樣,但對于一些市民而言,顯然熟視無睹。
8月10日12點半左右,兩名河南籍少年到大河水庫游玩,其中一名少年自恃會游泳,沒佩戴浮袖就下水游泳,結果再也沒上來。救援人員介紹,出事水域靠近岸邊位置稍淺點,往里走三五米,直線向下有10多米深。而出事水域沒有明顯警示標識。
在岸邊位置有幾個水泥墩,能看出之前也設置過護欄,但不知為何卻被拆除。附近村民介紹,在這些危險水域,設置一些護欄,并標上警示與水位,能有效防止一些溺水事件的發(fā)生。
8月12日上午11點半左右,大眾橋北側河溝,一名15歲左右男孩不慎落水,其母親下水施救,在周邊游客及景區(qū)工作人員努力下,男孩被救起,但母親不幸溺亡。8月14日上午,天外村大眾橋北側河道,因水深石滑,兩小時內先后有9人落水。大部分是孩童,近半沒有家長陪同。附近商戶及游客反映強烈,建議在河溝兩側增設護欄,防止類似事件發(fā)生。
由于法律上沒有禁止在水庫游泳的明文規(guī)定,管理單位只能通過設置警示牌提醒或勸阻游泳行為。泰潤律師事務所楊永濤律師表示,如水庫已設立安全警示標志和護欄等,表示管理單位已盡管理、警示義務,否則一旦有人溺亡,將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的確,安裝護欄并不代表不發(fā)生事故,但多安裝一個護欄,就會多一重對生命的保障。
出事最快就幾秒鐘,救援根本來不及
剛從大河水庫中出來的李先生稱,他有20多年游泳經驗,經常在這里游泳,安全措施做得很到位。事實上,每逢夏季,溺水事故多發(fā)地域人人知曉,可一些人仍抱有僥幸心理,覺得悲劇不會發(fā)生在自己身上。
去年7月28日晚7點半左右,三名男子到艾洼村與上梨園村交界的一處人工湖游玩。其中一名孟姓男子下水后,再也沒有出來,由于天黑水深,周邊水域情況不明,不具備打撈條件,救援人員沒敢冒險下水。第二天上午,救援人員到場準備打撈。
在這些人中,有幾個“熟面孔”,在泰城范圍內,一旦有人溺水身亡,需要打撈,往往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下水前他們會提前打聽落水者家里的經濟條件。“從溺水者親屬穿的衣服,乘坐車輛,以及遠近關系,要價都不一樣!币幻耖g打撈人員介紹,通常雙方會討價還價,最終確定一個打撈價格。
當然,下水打撈也要冒一定危險,需要承擔相應風險。但他們的產生,也是一種需要。他們一直游走在法律與道德邊緣。
日常生活中,公安、消防不具備打撈溺水者的資質和職責,專業(yè)水上救援隊伍的缺乏,讓打撈人員有了“市場”。
泰安公益組織泰山救援隊于去年提出,擬組建水上救援隊一事,目前已經組建成功,有兩艘沖鋒舟,一部聲納探測儀,若干救援裝備,數十名一線隊員,并于今年8月3日,在龍?zhí)端畮斐晒Υ驌瞥鲆幻缢。如何能在第一時間獲得溺水信息并前去救援,成為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個難題。有時候等趕到時,溺水者已經被附近村民打撈上岸。
悲劇沒人愿意看到,該有的防范始終不能放松。暗藏“殺機”的危險水域不要輕易觸碰,設有警示標識與水況不明的水域,最好遵照指示不要盲目逞能。在無法要求別人做出更多之前,只能從自身做起,重新認識水火無情,并非危言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