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國磊,男,山東省泰安人,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1982年9月出生,患有先天性青光眼,2007年7月畢業(yè)于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F(xiàn)為山東省泰安盲人學校職業(yè)中專專業(yè)課教師,泰安市盲人協(xié)會副主席。
杜國磊是泰安盲人學校職業(yè)中專專業(yè)課教師,他對待工作兢兢業(yè)業(yè)、一絲不茍、甘于奉獻、勇挑重擔。自參加工作以來,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具備一技之長的殘疾青年,讓他們自食其力、融入主流、創(chuàng)造價值。杜老師一直奉行工作大于一切的準則,從未因為私事請過一天假,耽誤過一節(jié)課,譜寫了一曲敬業(yè)愛崗、甘于奉獻的精彩樂章,杜老師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教育”這份沉甸甸的責任“,詮釋著“老師”這個普通而又不平凡的職業(yè)。
杜老師出生于1982年9月,患有先天性青光眼,小時候的他還存有微弱的視力,利用這點視力,和小伙伴們一起玩耍、一起上學,度過了難忘的童年。因為視力原因,在普通學校,即使坐到第一排也看不到黑板上的字,眼睛緊貼在書上,才能模模糊糊看到,就這樣,兩年后,父母為了保護他的視力,就把他送到了泰安盲校讀書。入校后,在老師的細心呵護下,他不僅很快學會了盲文,還學會了獨立生活。正當他躊躇滿志時,1997年更大的災難降臨了,他的青光眼復發(fā),不長時間,視力完全喪失,讓他完全走入了無邊無際的黑暗世界。當時的他,被這殘酷的現(xiàn)實擊垮了,整天除了流淚就是睡覺,享用這種方式消除一切的煩惱,來逃避殘酷的現(xiàn)實。后來,在父母和學校老師的不斷開導和耐心鼓勵下,他逐漸走出了陰影,做出了對未來的抉擇:面對現(xiàn)實,我要堅強!要用實際行動沖破著無盡的黑暗,做命運和生活的強者,將來能成為一名特教戰(zhàn)線上的老師,為更多的視障人士服務。思想的變化落實到行動當中,他從基本功開始訓練。為了鍛煉生活自理能力,不知有過多少次磕磕碰碰,為了練習讀寫盲文,手上不知道磨出過多少血泡,為了盡快趕上學業(yè),不知道熬過多少夜晚。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適應并熟悉了這種生活。
1999年7月,杜國磊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全國唯一招收視障學生的普通高中,三年之后,又以高中組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當時全國唯一招收視障學生的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經(jīng)過五年的大學學習生活,他在思想觀念、學業(yè)、綜合能力等個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為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07年畢業(yè)前夕,他謝絕了多家單位的邀請,毅然回到了他的母校任教。2008年在全市事業(yè)單位統(tǒng)一招考中,他脫穎而出,以優(yōu)異的成績實現(xiàn)了多年的夢想,正式成為盲校的一名專業(yè)課教師。
為了能夠盡快適應教學工作,成為一名合格的特教老師,他不斷加強專業(yè)知識的學習,認真完成學校交付的各項教學任務。為了能教好學生,他虛心向老教師請教,認真聽課,努力學習適合特教學生的教學方法,盡快熟悉教學過程。他所擔任的是職業(yè)中專班的專業(yè)課教學工作,課前他會根據(jù)要講述的內(nèi)容,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緊緊抓住“教學的主體是學生”這一基本原則,科學設計教案,充分利用計算機網(wǎng)絡查閱相關學科資料,融入課堂教學,并用電腦或盲文打出教案,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他的課堂上學到相應的知識。每屆中專班的學生,情況各不相同,有本校初中升上來的,有半途失明來學技術的,有在家閑散多年來找出路的,所以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墨守陳規(guī)、千篇一律、統(tǒng)一要求,必須采用有針對性的分類、分層次教學。杜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會根據(jù)學生的文化基礎分成若干組:基礎較好的一部分分成一個組,理論和實踐并重;基礎中等的分成一個組,重實踐保理論;基礎較差的分成一個組,重實踐輕理論。然后再讓各組成員橫向交叉,采取“一對一”幫扶,把解決不了的問題再反饋給老師。這樣就形成了“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區(qū)別對待的互動學習模式,也就達到了讓每個學生都能學到知識的目的。
杜老師為了上好每一節(jié)課,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盡可能采用模型教學。有多少次都下班了,他還在辦公室推敲教案,制作教具,利用現(xiàn)有的材料,親手制作出了“肌腱腱鞘”模型、“梨狀肌”模型、“椎間盤”模型等,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袄蠋,有了模型,我們能直觀深刻的了解這些結構,不覺得那么抽象,都記在腦子里了!
杜老師為了更好的完成課堂教學,鼓勵學生積極給他提意見,無論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是當面的,還是私下里,他都會虛心聽取學生的意見,然后把意見綜合分析,根據(jù)學生的需要,作出相應的改變。杜老師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fā),為他做好教學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這種敢于創(chuàng)新,大膽引入差異化教學、分類教學、互動教學等新的教學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記得有一個學生,19歲,入校之前從來沒有上過學,父母白天在外工作,孩子養(yǎng)成了不愛說話的習慣,做任何事情都很被動,就連上課也需要別人不斷地提醒。杜老師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主動跟他結對子,一有時間就拉著他去手法教室練習,并主動與他聊天,充分調(diào)動他的積極性。經(jīng)過半年的堅持,他改變了,主動來找杜老師:“老師,我給你做推拿去啊!倍爬蠋煯斎挥淇斓慕邮芰恕
鑒于他的工作表現(xiàn),2009年9月學校經(jīng)過慎重考慮后,決定讓杜老師擔任新中專一年級的班主任工作。由盲人來擔任班主任工作,這在全國教育界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他為了擔當好這個責任,上網(wǎng)查閱了大量資料: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何管理學生;如何跟學生相處;如何抓住學生的心理……并虛心向老班主任請教管理經(jīng)驗。在班級管理中,杜老師始終堅信:只要有一顆關心愛護學生的愛心、為學生服務的耐心、實心實意對待學生的誠心、堅持不懈的恒心、認真工作的細心,必將匯聚成“仁愛之心”,一定能做好班主任工作,也必定會教育引導出好的學生。在管理實踐中,他本著“以人為本,承認差異”的原則積極開展工作,在班內(nèi)塑造積極向上的班風,勤學苦練的學風,并緊緊抓住班風、學風這一靈魂,增強學生的班級凝聚力和學習熱情。一有時間他就會深入學生寢室、教室,跟他們促膝談心,了解他們的饑苦和需求,并充分利用網(wǎng)絡,采用QQ、Email等多種方式與學生交流,做到隨時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及時向他們傳遞健康的思想,糾正他們片面的認知。
有個來自聊城的學生,身患白化病,在別人的特殊關照、冷嘲熱諷中長大,養(yǎng)成了特別在意自己形象、在意別人評價的心里,只要看到別人在交談,就認為是說自己,性格容易沖動,入校1個月就跟別人打了兩次架。杜老師特別重視他,專門找他談話,并且跟他一起散步聊天,把正確看待自己的思想傳遞給他,“我們不能選擇過去,但我們可以掌握未來,外貿(mào)不代表魅力,努力提高自己,不用在意別人說什么!甭兀I會到了,一心撲在學習上,成績飛速提高!袄蠋,我現(xiàn)在是一家大型推拿中心的經(jīng)理助理,專門負責技術!甭牭剿南灿,我由衷的高興。
“老師的價值不僅在于教給學生多少知識,更在于能否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帶動學生。”在這種注重差異化的班級管理中,杜老師“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關注學生個性發(fā)展,充分挖掘?qū)W生自身的潛力,盡可能地讓他們能掌握一技之長。經(jīng)過細致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他所帶的班級展現(xiàn)出了良好的精神風貌,得到了全校師生的一致好評,他們班也連年被學校評為“優(yōu)秀班集體”。杜老師所教過100多名學生,全都順利通過了職業(yè)資格鑒定,就業(yè)率達到了100%。
在他的學生中,有個很典型的例子,讓杜老師傾注了大量心血。這個學生來自農(nóng)村,入學的時候已經(jīng)35歲了。剛?cè)胄r,杜老師就注意到這個學生,他說話嗓門很大,不關心別人的感受,還經(jīng)常自言自語,自怨自艾,同學關系不夠融洽,開學不到半個月,班上的同學都不愿意跟他接近了。他還三天兩頭地找老師:“你們得給我看眼睛。”面對他的異常言行,杜老師認真地思索,抓住他喜歡嘮叨的特點,認真傾聽他的訴說。慢慢地,杜老師找到了答案。原來,他14歲患視網(wǎng)膜脫離而失明,21年從未出過家門。他與整個社會是脫節(jié)的,而且缺乏家人的關心,得不到別人的理解和承認,無法滿足治療眼疾的愿望,更找不到生活的坐標。長期如此,就難怪出現(xiàn)上述異常行為了。杜老師告訴他,眼睛看不見不能成為我們自暴自棄的理由,因為我們不是廢人。命運不能妨礙我們的歡樂,即使日子再苦,我們也要歡笑度日。微笑能改變一切,無論我們在什么地方,無論我們在做什么。只要我們在逆境中學會微笑,就可以擁抱快樂!后來,他和同學們的關系非常融洽,行為舉止落落大方!袄蠋煟瑢砦乙斸t(yī)生,為病人解除痛苦,你不用為我操心了,我很好!甭牭剿@些充滿自信、善解人意的話語,杜老師很欣慰。如今,他在青島工作,月收入三千元以上。
從教以來,杜老師兢兢業(yè)業(yè)地做好本職工作,不搞特殊,迎難而上,學校交付的各項教育教學任務,從不推脫,都會想方設法克服困難不打折扣的完成。早在2008年,他就向?qū)W校黨支部提交了入黨申請書,事事以一個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堅持政治思想學習,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011年1月,正式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后,他感覺到肩上的責任更大了,在各個方面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以更嚴謹?shù)膽B(tài)度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當中。杜老師說:“教育是與人打交道的職業(yè),決定著每一個學生的未來,容不得半點馬虎,必須時刻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傳授知識和技能,傳遞正能量。” 杜老師正以飽滿的熱情,無私的奉獻,執(zhí)著的付出,行進在他所摯愛的教育之路上。
辛勤的付出,得到了豐碩的回報:杜國磊老師在2009年榮獲泰安市“優(yōu)秀團員” 榮譽稱號; 2010年4月,榮獲2009“感動泰山區(qū)”年度人物獎;2010年,獲得市直機關“青年先鋒”榮譽稱號;2011年參加團市委等部門舉辦的“打造國際旅游名城,建設秀麗宜居泰安”系列活動,獲得征文比賽二等獎,演講比賽優(yōu)秀獎;2012年6月,榮獲市政府表彰的殘疾人“自強模范”稱號,并入選“自強模范報告團”,在各縣市區(qū)、駐泰高校巡回報告。2013年3月榮獲“山東省2012教育新聞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