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538-8582000

通訊員qq群:40376627

大眾報業(yè)集團主辦

首頁 > 首頁泰安新聞

老有所樂 泰安寧陽農家老漢變身“石藝人”

2014-04-22 07:09:00 作者:顧曉陽  來源:泰山晚報
“這塊石頭叫‘四不像’,從前邊看像羊頭,從后邊看像鳳凰展翅,從左邊看像鳥”,孔老漢拿起一個叫‘四不像’的石頭介紹說。孔凡臣退休前在華豐煤礦上班,從15歲開始工作,50歲退休,工作的時候干過巷修、掘進、機電、電車維修。

    孔凡臣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講解。本報記者顧曉陽攝

      聽說華豐鎮(zhèn)東爵山村里有個打磨泰山玉的石藝老漢,近日,記者專程去一探究竟,一到地方,石藝老漢孔凡臣很是熱情,自報家門的同時,領著大家欣賞他最新的石藝作品,看到后院一件件大大小小的泰山玉原石,對比一下院前漂亮的泰山玉半成品,讓一行人對這個農家老漢另眼相看。

      “從小就喜歡各種造型的石頭”,孔凡臣有個愛好,那就是沒事去附近的老富山撿漂亮的石頭。在泰安經銷泰山玉的兒子知道父親退休后閑不住,就把自己店里存的泰山碧玉、墨玉、紫檀、花斑玉、白云玉泰山玉原石拉回家,讓父親閑暇的時間有事做。孔凡臣說,打磨玉石就圖個玩樂,不為賺錢,每完成一塊作品就特別高興,特別有成就感。為了保證做出的手藝活有觀賞性,孔凡臣曾專程讓兒子帶他去河南南陽學習打磨工藝。

      拿起一塊泰山玉半成品,孔凡臣向一行人介紹起打磨玉石的流程,錘子砸形、切割找型、磨光找平、水磨出光澤、膠皮找光度、水洗、干布擦亮、噴漆,細說下來也有8個步驟。一塊體積較大的玉石完全打磨成形要2到3天的時間,孔凡臣從2013年5月開始打磨玉石,到現(xiàn)在已經創(chuàng)作了100多件作品,光原石就打磨了2000多斤,磨壞的磨光片也有200多片。

      “這塊石頭叫‘四不像’,從前邊看像羊頭,從后邊看像鳳凰展翅,從左邊看像鳥”,孔老漢拿起一個叫‘四不像’的石頭介紹說。72歲的孔凡臣身體很棒,看起來也就六十出頭的樣子。鄰居們看到孔老漢津津有味地說起他的泰山玉作品,都很羨慕他,看他一遍遍地加工,一干就是好幾個小時,也不理解他圖什么,他說就圖個玩和樂。有許多村民相中自己的作品,孔凡臣也會贈送給他們。

      孔凡臣退休前在華豐煤礦上班,從15歲開始工作,50歲退休,工作的時候干過巷修、掘進、機電、電車維修。退休了,他也閑不住,自己退休后修過自行車、干過電氣焊,到飯店打過工,雖然生活上不愁吃穿,但干了一輩子工作的他就是閑不住,用孔老漢的話說:“現(xiàn)在生病國家給報銷、種糧有補貼,生活這么優(yōu)越,就應該把心態(tài)放平,知足常樂,好好生活。只要活著,就干點事,發(fā)點光。”本報記者顧曉陽通訊員王娜

        原標題:農家老漢變身石藝人

初審編輯:陶云江
責任編輯:聶艷艷



大眾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 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本網特稿

重磅專題

泰安新聞

論壇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