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538-8582000

通訊員qq群:40376627

大眾報業(yè)集團主辦

首頁 > 首頁泰安新聞

泰安肥城農民張顯民34年筆耕不輟 600萬字堅守文學夢

2014-03-12 07:50:00 作者:張立民  來源:泰山晚報
據(jù)張顯民會議,他從小就特別喜歡語文,課本中的文章,基本看一遍就能記住,特別是古詩,不用老師的解釋,就能明白個大概。張顯民告訴記者,自己矢志要為母親創(chuàng)作1000首詩,以寄托自己對母親的思念。

      一張破舊的桌子,一支筆、一疊稿紙、一本新華字典是陪伴他34年寫作路程的“四大件。 本報記者 張立民

      一支筆,拿在手里就是34年,一顆心,在夢想的道路上,無限延伸。他是農民,卻有著作家的夢想。他就是湖屯鎮(zhèn)關王殿村的村民,今年58歲的張顯民,筆名思文,號洞天,自1980年,正值風華正茂的年紀的他,下決心要成為一名作家,從此走上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之路。

      “那時,寫的第一篇文章是民間傳說《肥桃傳》,根據(jù)老人們口口相傳,經過自己的整理、歸納,最終總結出來。記得當時那篇文章受到很多人的贊揚,大家都希望我能堅持下去,特別有成就感,但讓自己沒想到的是,以后的路會這么艱難,直到現(xiàn)在自己仍未走出這個山村,這些年積攢下來的作品都未被大家看到,算是自己終生的遺憾吧!睆堬@民說。此時的他猶如一個犯錯的孩子,眼角溢出了淚水,生怕記者看到,深深地低下了頭。

      據(jù)張顯民會議,他從小就特別喜歡語文,課本中的文章,基本看一遍就能記住,特別是古詩,不用老師的解釋,就能明白個大概。每當發(fā)新書的時候,他就特別興奮,抱著語文課本在一個安靜的地方,仔細的讀,有時都忘了吃飯!爱敃r,除了語文課本外,自己最大的愛好就是依偎在老人們旁邊,聽他們講故事。基本聽一遍,自己就能記住!睆堬@民說,而且上學的時候,最讓他值得炫耀的事就是他的作文屢屢受到老師們的稱贊。

      1982年底,在自家大哥的幫助下,張顯民在丹東市的一所寫作函授學校上了三年!爱敃r,三弟除了種田外,唯一的愛好就是寫作,特別勤奮,在寫作上表現(xiàn)出了一定的天分,也屢屢露出想要更進一步的想法。為了支持弟弟的理想,同時要是家里能出一名作家,也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所以在多方聯(lián)系之后,資助弟弟上了寫作函授學校。”張顯民的大哥張顯偉說。

      當時,一年的學習費用在300元左右,在資助了弟弟一年后,張顯偉就已無能為力!1984年的時候,家里分了家,自己分了近四畝地,每年的收入在500元左右,刨去學習費用300元,買書、稿紙、筆的費用在100元左右,一年留給自己吃飯的錢不足100元。每頓飯除了干糧,基本就是咸菜,實在忍不住了就買上幾兩肉解解饞!睆堬@民說。

      在與張顯民的聊天中,記者還了解到這樣一件頗為有趣卻又讓他無奈的事。1983年,當張顯民滿懷希望的踏上去函授學校的火車時,他就決定蓄發(fā),等到他成功的時候才剪掉。他告訴記者,當時家里不富裕,能帶在身邊的物品除了筆和紙沒別的東西。他又想找件能鞭策自己的物品,頭發(fā)成了他唯一的選擇。然而正當他的寫作才華嶄露頭角的時候,照看重病父親的責任落到了他的頭上!爱敃r,大哥、二哥除了要照顧各自家庭外,還要打理家里的田地,四弟、五弟當時年齡小,還有學業(yè),照看重病的父親落到了我的身上,然而父親在當年就離開了人世,自己在深深的悲痛中難以自拔。心境已完全不在寫作上了。”張顯民說。

      就這樣在失去親人的悲痛中,在寄出去的文章都石沉大海的無奈中,1991年,張顯民把留了8年的頭發(fā)剪掉了!爱敃r,頭發(fā)被剃的時候,心里悲痛萬分,看著自己多年堅持的結果,瞬間被剃掉,眼淚流了下來!睆堬@民說。在以后的生活中,張顯民除了務農就是做一個修鞋匠,但“成為一名作家”的理想一直纏繞在他的心頭,斷斷續(xù)續(xù)的寫作成為習慣。

      據(jù)統(tǒng)計,從1980年開始寫作,一直到現(xiàn)在,張顯民作品字數(shù)達到了600萬字左右,每日一篇詩歌、每周一篇短篇小說,散文、評論、隨筆等多種題材,愛國、抒情、愛情、寫實等立意主題均有涉及!岸嗄甑膱猿郑皇菫榱藢崿F(xiàn)自己心中那個神圣的理想,二是想通過自己的筆,記錄自己身邊的事,通過點點滴滴的記錄,反映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時代變遷,傳承農民的優(yōu)秀品質和品德,教育后人!睆堬@民感慨的說,現(xiàn)在自己的理想不再是成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作家,而是想成為一名傳承者,傳承祖祖輩輩口述下來的有關肥城的傳說和歷史故事,希望自己的資料成為每一位肥城少年了解、深知肥城歷史文化的參考。

      “守孝三載時不多,父母恩情終難報;些許小詩兒心愿,母恩一生盡詩篇!边@是張顯民母親過世后,依然在守孝階段的他為母親創(chuàng)作的《千首詩》的節(jié)選。張顯民告訴記者,自己矢志要為母親創(chuàng)作1000首詩,以寄托自己對母親的思念。

        原標題:600萬字堅守文學夢

初審編輯:陶云江
責任編輯:聶艷艷



大眾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
1、大眾網(wǎng)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wǎng)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wǎng)的各項 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fā)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fā)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 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wǎng)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wǎng)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 其真實性負責。本網(wǎng)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wǎng)發(fā)布,可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本網(wǎng)特稿

重磅專題

泰安新聞

論壇熱帖